2019年度预测:新思潮的前夜

我们正站在世界巨变的前夜,这个巨变将以我们意向不到的方式出现。

美国会倒下,但我们不知道美国将会如何倒下。中美最根本的战争在金融领域,人民币国际化就是在争夺全球铸币权份额。美元可能会崩溃,但中国拥有的大量美元资产需要安全置换。如果美元霸权能够缓缓的衰落,对中国的影响最小,如果美元霸权骤然终结,也将对中国带来冲击。

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下,依靠出口拉动经济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最重要的是提振内需,但目前老百姓手里没钱,内需也拉不动。所以现在必须要平衡贫富差距。缩小贫富差距就要有人掏钱,因此有钱的人都想着抽逃资金。严打不仅稳定社会治安,也会收回大量不法收入。

房价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上涨会让还没买房的人不满意,下跌会让已经买了房的人不满意,所以就锁住,不涨不跌。房子已经进入了计划时代,就像火车票必须凭身份证购买来抑制黄牛是一样的。信息化使计划经济具有了更大的可行性。即使通货膨胀了,房价也不会涨,因为已经不再是市场化环境了。所以本质上,房价在缓缓下跌。

需要优化财富分配,医疗养老之类的福利会加强,教育科研投入会加大,贫困人口持续扶贫。

大量高科技依然掌握在欧美手中。中国的普及教育很好,但是高等教育与欧美差距较大,教育改革也是困难重重。仅从本人专业来看,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深度学习框架,都是美国人的。

生产过剩、人工智能,会影响就业率。新增人口下滑,老龄化加速。

创业会越来越难,基本上属于解决就业的公益事业。体制内、大平台的职工相当于新的铁饭碗,同时临时工也会越来越多。

创业的最佳阶段是GDP高速增长的阶段,只要入局基本都有得赚。如果宏观上的财富没有增加,那么创业相当于是在存量市场与其他人竞争。除非有压倒性的武器,找到可以战胜的敌人,否则不要创业。海外市场机会较大。

创新是有闲阶级特权,有闲不一定是非常富有,但需要有一份保证基本生活的、时间投入少的收入,即“睡后收入”。如果创新可立刻获得回报,则可以进入增强回路循环。

随着机器人取代越来越多的低端就业,UBI即无条件基本收入的概念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今年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的杨安泽使用了UBI的口号,别人问他钱从哪来,他说向富人收税。桑德斯再次参加大选,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近年快速崛起。

传统发达国家因为后发国家的追赶,导致本国产业受到影响,就业率下滑。从而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运动,希望获得更高的社会福利,有的地方甚至为了几毛钱的地铁涨价就闹了起来。但这些国家由于债务压力已经很大,经济环境恶化,无法给到更多的社会福利。富人们则利用国际避税手段,来躲避社会责任。一场全球性的萧条和左派革命正在酝酿,那些小政府的发达地区问题最严重(比如香港、韩国是小政府、新加坡是大政府)。

中美的竞争不会转化为热战,因为中国不想打,美国打不赢。中美握手后,将联手打击国际避税,共治天下。

资本因其可以转移,在国际共运中,虽然一部分资产被没收,但更多的则逃到了避风港中。苏联解体、改革开放也使大量的公有资产再次被私有化。美国衰落将使资本最大的避风港消失,所有的资本都将处于监管之下。

中国国内思想分歧增大。近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右派认为前人有罪,自己有功,而问题则留给后人处理,大力宣传,所以右派思想居主流。近十年文革一代领导人上台,左派思想逐渐兴起,加之贫富差距、环保、贪腐等问题的存在,助推了左派思潮的壮大。我也是因为近几年的反腐、扶贫、强军才开始重新认识这个国家。

如果说这一代领导人的思想是在文革中形成的话,那么下一届领导人的思想又是在何时形成的呢?文革给中国续了命,修正主义则给苏联送了命。戈尔巴乔夫说“我们是苏共二十大的孩子,苏联六十年代的历史对我们影响很大”,六十年代的苏联就相当于八十年代的中国,赫鲁晓夫教出了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一手送走了苏联。下一届领导人是左还是右?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利益集团是否已经可以左右政治格局,形成类似日韩的财阀统治?这是未来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正因为这是未来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伟人在晚年才要发动文革。不断受人非议的文革,完成了一代人的政治教育,奠定了一代人的思想基础,顶住了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颠覆潮。伟人看得太远了,我们无法企及。但是我们虽然顶住了颠覆,却也经历了改革,大量国有资产被私有化,形成了利益集团。几十年过去了,人心不古。既得利益者一定会想方设法垄断政治权力,不加控制结局与明朝无异。解决方案伟人都说过了,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评价文革。反对文革的人常拿文革中的极端案例来举例,犯罪案件每个时代都有,我们要注意到文革时期的犯罪率是远低于改革之后的,即便把群众运动中极端案件算上,也比改革之后的犯罪率低。就连当时“受迫害”的人都没有反对文革(比如现任领导人),那些不了解文革的人又凭什么反对呢?妖魔化文革的本质就是妖魔化群众运动,从而顺理成章的剥夺了民众的政治权力。

扯远了,看来可以写的主题有很多。

人设——下一个现象级产品会是谁?

Update 2019-12:此文预见了新社交软件抖音的崛起。红人霸场的现象使社交平台被红人绑架,新人也被压制。抖音能够成功,首先是4G移动网络的进一步普及,提供了短视频社交的需求,但这一赛道的玩家众多,并不能保证抖音胜出。真正保证抖音胜出的是其“捧红新人“的能力,完全基于推荐算法的产品设计,将流量分发的控制权从红人手中收回到平台,可以根据算法计划性的将流量分配给新人进行实验。至于其滤镜、音乐之类的辅助运营手段,并非其制霸全球的根本原因。

另在清理微博时,看见了自己在2012年对游戏收费模式的看法。王者荣耀的成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我的预见性。

原文:

什么是SNS的本质?当我们看待一个SNS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信息、状态、转发、私信、粉丝、评论,我们看到的是这些产品功能吗?还是这些数据?他的价值在哪里?

一个SNS,我们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的公共形象,或者是某些人的公共形象。SNS为这些红人提供了舞台。

而且,每个SNS所提供的舞台是不一样的,往来的红人也是不一样的。

SNS就像一个主题酒吧,来往形形色色的人,但他们身上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共同点。在同一个SNS上,他们有同样的期许。

粉丝是一个两难的设计。没有粉丝,红人们没有动力在SNS上奋斗,而有了粉丝之后,任何的SNS最终会走向固化,红人霸占了主要的SNS资源

这也是各种SNS会不断推陈出新的原因,因为有一批有潜质的红人,无论他/她是什么类别的红人,他需要一个舞台。但是有些场子,已经被人霸占,于是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舞台。而总有一些SNS平台会抓住一些机会,提供某个类别的小舞台,这就是垂直SNS。

是否有可能干翻霸主级的社交网络?Facebook,twitter,国内的腾讯、微博。答案是能!本质上腾讯就被自己干翻了,微信取代QQ,本质上就是对霸主的挑战,虽然这一切发生在腾讯内部。但是微信取代QQ,这样的现象是难以复制的,为什么呢?因为微信取代QQ是发生在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更替的阶段的,是大事因缘,没有微信取代QQ,也会有其他应用取代QQ,但机会只有一次。

陌陌,用陌生人社交的方式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但是陌陌本身的名称定位已经把自己钉死了,就是陌生人社交。微信早期用摇一摇也达到了同样的爆发式增长,但用户规模上去之后,微信就可以弱化了这一个功能。

SNS下一个风口在哪里?SNS不是风口,但机会永远存在。挑战霸主级的社交网络,需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产品与用户,双方共同成就了一个霸主级社交产品。得红人者得天下,微博的发展正是这样的模式。

但红人是本身就存在的,还是通过平台而红的,这个问题很关键。一个优秀的SNS平台应该有制造红人的能力,或者是让红人可以成长起来的能力。当你知道的红人越来越多的来自微信公众号,而不是来自微博的时候,那么说明微博的影响力降低了。

因此霸主级的似乎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其实是可以被打败的。

如何再造一个现象级的社交网络,我们不应该从产品模式上来思考这个问题,而是需要从人性的角度上来思考这个问题。人性是社交网络之所以成立的本质。更具体的说,人的社会性,情绪化,是社交网络的根本驱动力。人渴望被关注,渴望交流,渴望存在感,或只是渴望来自他人的声音。找到人在精神上的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点,强化这种概念,就有机会在社交产品中找到一席之地。

雇主与雇员的关系

通常,我们认为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但在作者看来,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在很多时候雇员往往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在法制社会中,当我们成立一家公司时,股东之间通过契约联系在了一起,向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同时实现股东个体的成功。可以说,契约精神是公司赖以存在的基础。

在公司与员工的关系上,契约精神同样是重要的基础。在公司与员工形成雇佣关系,这种契约关系就建立了。

在一个人成为管理者之前,应该对这一事实有充分的认识。你与下属是平等的,你只有一种权利那就是聘用和解聘的权利。如果公司没有赋予管理者这种权利,本质上,管理者只是个为员工提供服务的人员。员工会向你索取各种资源配合他们的工作,而你提供资源的过程和服务人员递上餐具和食物的过程并没有太大区别。

人事部门应该按市场规则与员工进行互动,本质上就和买菜时侃价行为类似。是一种交易行为。如果你要对其进行职位和薪资的调整,本质上是一种内部重新聘用的过程,即使是升职加薪,也需要征得员工的同意,然后才可执行。如果要进行合理的避税,这些事项必须在签订契约(也就是聘用)之前达成共识。对于辞退员工,各种处理方法亦必须要按照契约精神进行,无论是劝退或是辞退,本质上就是一种公司违约行为,理应给予赔偿。对于一些曾经有过突出贡献的员工,在辞退时不仅要给予法律内规定的赔偿,甚至要给予更多的“补偿”。这种补偿本质上也是基于一条根本契约:员工向公司提供劳动,公司为这种劳动支付报酬。违反这种契约,或许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但会使某一方丧失在市场上的信用,无论是公司方还是员工方。

No Blame Culture,它的基础在于,人和人之间是平等。人们通过不同的分工在一起协作,人们不应因理念、方法的差别而受到羞辱或讽刺。

CTO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首席技术官(英语:Chief Technology Officer,英文缩写:CTO,又常称为技术官、技术总监)是企业团体里的高阶主管职位之一,是企业内负责技术的最高负责人。这个名称是在1980年代时从美国开始兴起,起源于一些有大规模投资在研究与发展(R&D)项目的大型公司,如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GE),美国电话电报(AT&T)与美国铝业(ALCOA),主要责任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为营利项目。

1990年代,因计算机和软件公司热门,很多公司把CTO的名称给予管理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负责人。有时CTO和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是信息管理最高负责人)是同一个人(尤其在软件公司),有时CTO会归于比较精通科学技术的CIO手下。在不同领域的公司,CTO工作性质不同;即使在同一领域,工作性质也可能大不相同。一般CTO会有以下责任:

  • 长期技术方向(战略性)
  • 短期技术方向(战术性)
  • 管理研究对公司经营活动和营利的影响
  • 公司中使用的软件

——维基百科

不负责直接管理任何人的技术合伙人

国外CTO的职能,除取决于公司规模外,还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模式相关联。硅谷很多公司创始人都是技术出身,但公司做大之后并不想转为技术团队管理者,所以除了从外面请来专业经理人担任CEO外,还有可能聘请专门负责研发管理的VP,这样创始人就可以把自己定为CTO角色,以便脱离管理中的琐事,专心研究技术走向。例如,Google的创始人之一Sergey Brin就专门负责研究技术的走向。


更新:2019-12-25

CTO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的类似于总工程师之类的角色,也有可能类似于科学院院长这样的角色。

JS与未来

人类文化的发展,经过新人阶段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及金属时代。愈到后来发展愈为迅猛。从新石器时代的开始到现在至多不过一万年左右,金属时代的开始到现在不过数千年,人们开始利用电能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原子能的利用则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而新石器时代以前的发展阶段,则动辄以数十万年到千百万年计。由此可见,人类的发展不是等速度运动,而是类似一种加速度运动,即愈到后来前进的速度愈是成倍地增加。 ————李四光《人类的出现》

前端革命不会停止,技术的发展呈现的是一种加速发展的趋势,以javascript为主的web技术在最近几年有了非常快速的发展,新技术新名词不断出现,让人眼花缭乱。这种快速的变化也让人在技术选型时无所适从,担心今天的选择会在明天被淘汰。

jquery,mootools,grunt,gulp,webpack,angularjs,React…

纵观整个web技术的发展过程,基本遵循从静态到动态,从后端模版到前端模版,从前端模版到组件化,从组件化到工程化这样的过程。下一步的发展会是虚拟化。

所谓虚拟化,就是把浏览器当作一台虚拟机,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与浏览器无关的抽象语言层。

如果我们将浏览器看作一台机器,那么这个机器只有最简单的渲染接口,和编程语言,他的可编程设计并不友好,并且存在着“操作系统”间的不兼容的现象。开发社区顽强的从这一套冗杂的js语言运行环境和DOM渲染接口上,搭建起了跨平台系统(兼容框架),包管理基础设施(npm),高级语言及其编译器(coffeescript, ES6/7,typescript, 以及babel编译器,各种css编译器),各种开发框架(react),工程管理工具(webpack)。

当这一整套设施完善之后,这一整套js生态高级工具是通用的,而不同的浏览器只是一个目标系统而已(target)。同理,我们可以将js生态编译到浏览器的目标系统,我们也可以将js生态编译到非浏览器的目标系统,原生的iOS,原生的Android (react-native),我相信也必然可以将js编译到PC桌面操作系统。虽然目前js可以基于webkit技术开发桌面应用,但如果可以将js直接应用在native的桌面窗口系统,性能必然大大改善。

React 与 Angular 的不同在于,Angular还只是在玩web前端的开发模式问题,而React在玩的是JS语言生态的问题,这完全是更高的维度。

编程语言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我认为有3种语言在编程语言的历史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首先是汇编语言,它让人们可以用更易理解的方式与机器沟通,不需要再使用难以理解的2进制的机器语言,不同指令的CPU可以使用“相近的”汇编语言进行编写,实现了CPU指令的抽象化;

然后是C语言,它是一门高级语言,最重要的是它使用指针等形式对内存分配和访问进行了抽象,而它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操作系统内核开发的不二之选,C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提供了文件系统、网络等重要的标准接口,在某种意义上说,C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操作系统的抽象化;

第三种语言,它不是java,虽然它提出了很好的愿景————跨平台,面向对象,并且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并不具有多少特殊的意义。第三种语言,就是JavaScript,也可以说是ECMAScript,它是一种动态语言,这并不新鲜,但它是一种与生俱来使用互联网进行分发的动态语言,它实现了浏览器的抽象化,随着发展,它已经逐渐实现了对客户端而不仅仅是浏览器端的抽象化,更进一步的,它实现了对运行环境的抽象化。能完成这个任务的,并不是JS的特权,从理论上来说,任何嵌入式脚本语言,都可以完成和JS同样的功能,比如lua。但是只有JS才能完成这个历史使命,而不是lua,因为JS天生是通过网络部署的,天生是需要兼容多种运行环境的。

这3种语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有多种不同的实现,甚至一度缺少标准,或标准形同虚设。简而言之,非常混乱。无法解释究竟是因为太成功而产生了混乱,或恰恰是因为这种混乱而促使了它的成功?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看到JS被应用在了越来越多的地方,web,移动开发,服务端开发,硬件开发。

我们可以大胆的畅想,未来的桌面环境都将由JS来开发。但是那个JS也许不是今天的JS,而是一种重新定义的高级语言,也许也会有一个全新的名字(比如JSX,TypeScript),而且它一定是由社区力量建立的语言,靠社区的分布式的民主系统共同推动发展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天生具有贯穿前后端的功能,它既有js的灵活,也有C的性能,它既能很好的描述界面,捕捉输入,开发网络交互,也能很好的操作硬件,它不仅适合做逻辑处理,也适合用于科学计算以及量子算法。它会被用于开发桌面系统,硬件,操作系统,航天器控制程序,机器人。

除了这种几乎万能的编程语言,还会产生一种更高级的机器会话语言。IDE将会彻底的革命,未来的IDE可能是一种对话式的IDE,你需要用IDE能够理解的简洁的语言来告诉IDE你的想法,IDE会比那些愚蠢的投资人更能听懂你的想法,利用丰富的基础设施(如云)快速的给出你一个简单的原型,你需要再次告诉IDE你所需要做的调整,你也可以描述你的业务需求,IDE会自动的帮你生成代码与测试代码,它不会犯人类会犯的各种低级错误。你编写的代码高效且安全。一套会话式的IDE交互语言。一个聪明的孩子可以掌握一门几乎万能的编程语言,一个人就可以作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这就是未来,由分布式的黑客所共同创造的未来。

数学与直觉

数学与直觉到底哪个更可靠?

交换门的实验说明直觉不太可靠。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德州扑克。胜率计算。一副牌的胜率,用数学计算出来的,但是实际上胜率并没有这么高。因为你本来面对的是5个对手,现在其中的4个人已经弃牌了,现在你虽然只有一个对手,但是这个对手是经过多轮淘汰剩下的。根据直觉,我们会判断这个人的牌会很强,但是数学上我们却忽视了这一点。

数学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数学模型。

我们拿到了一手普通牌,胜率是50%。这时,一个玩家加注了,在数学逻辑上,我的胜率是没有改变的。但是在经验上,我的胜率降低了,我开始紧张。如果他加了一个大注,我可能就要弃牌了,因为我觉得赢的希望已经变小。我还是谨慎的跟了注,又发了一张牌,我得到了两对,这是一个不小的牌,我感觉胜率提升了,加注。可是这时对手全押。我感觉我的胜率又降低了,我想要弃牌,可是我又不甘心,我决定相信数学上的概率,我又80%的胜率,我跟了全押。开牌,我输了。我懊悔不已。那么问题来了,我的胜率真的有80%吗?

我们直觉的工作原理:当我抓到两对时,对手全押,我跟全押的胜率是45%,主动全押的情况下胜率是60%。

经验的数学原理。样本统计,相似度参照。似是而非的样本,会干扰我们的判断,形成偏见。女性的胼胝体更发达,能够更好的交换左右脑的信息,这也赋予了女人更强的直觉能力,不过有利有弊,胼胝体强的人可能偏见也会更多,因为他们将很多无关信息综合起来进行了利用。

尽人事 听天命

从十几岁开始,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很快这个问题的答案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思考的结果直接导致我相信命中注定。因为我是单纯从哲学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是因为自身经历而产生的厌世情绪,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注意不是宿命,不是命运,而是命中注定,我觉得这几个词之间是有微妙的差别的,宿命与命运是一个范畴,而命中注定,是对宿命观的一个具体定义。

从微观物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一切物理现象都是有规律的,虽然在量子物理的层次上,有诸如测不准、不可知、不连续、等现象,但这都只能说明人类认知的极限,不能否定“一切物理现象都是有规律”的这一定律,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人类可能以为自己的行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不受规律限制的,但事实上,生物学基于化学,化学基于物理学,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已经由最微观的粒子所决定了。

再从宏观系统论角度来分析。一个微观系统很难对一个宏观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除非这些微观系统体现出惊人的一致性。比如太阳系的活动很难影响到整个银河系,但反过来则影响很大。而人类社会看起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但依然是符合这种宏观系统与微观系统的制约规律的。

人类社会目前还是局限于地球这个环境的,而且目前人类也是无法操控气候的,人类社会系统无法过多的影响地球的气候系统,但地球气候系统的细微变化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的生死往往只在瞬间。

人类社会由各种政体国家所统治,由几大主流的价值观所统治,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思维模式都受这些大系统的影响。我们都是被各种经济活动和思潮变迁裹挟着在前进。人类社会的变迁往往只在一个很短的时代内完成。

人类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是由下层聚集到上层,并由上层分配到下层的一个循环。你可以看出这种资源分配方式是多么不合理了吗?你获得的资源,与你付出的努力关系很小,而只与你所处的资源分配层次关系最大。而决定你分配层次的往往只是一两个瞬间:出生、升学、第一份工作、面试的表现。这点 赵劼 举了很多例子。

你的伴侣会陪伴你的一生,影响你很多的决定,而你和你伴侣的相识只在某一个瞬间。

我们的人生由太多的瞬间所决定。而这一瞬,有太多的巧合,这种巧合其实都是命中注定。

如何正确处理命中注定这一观点:

你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你可以随意定义什么是成功),但是不努力,有很大可能不成功。中国古人是很早认识到天命的,六个字概括的太好:“尽人事,听天命”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

《黑客与画家——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文集》英文原名是 《Hackers and Painters —— Big ideas from the computer age》,中文版由阮一峰翻译。

许多人对“黑客与画家”这个标题感到不知所云,很难将黑客与画家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我初次见到这个标题,以为仅仅是描写编程与绘画之间的一些相通之处:思考方式或是创作过程。然而开卷之后,才发现有太多的惊喜,或是引人深思,或是感同身受。初看时觉得每章都是独立的,看完发现其实是环环相扣的。因为阅读多是在路上进行的,所以没有圈点,有必要再看一遍,找出那些绝妙的观点细细品味。

目录:

  1. 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
  2. 黑客与画家
  3. 不能说的话
  4. 良好的坏习惯
  5. 另一条路
  6. 如何创造财富
  7. 关注贫富分化
  8. 防止垃圾邮件的另一种方法
  9. 设计者的品味
  10. 编程语言解析
  11. 一百年后的编程语言
  12. 拒绝平庸
  13. 书呆子的复仇
  14. 梦寐以求的编程语言
  15. 设计与研究

第9章的几个小节标题:

  • 好设计是简单的设计
  • 好设计是永不过时的设计
  • 好设计是解决主要问题的设计
  • 好设计是启发性的设计
  • 好设计通常是有点趣味性的设计
  • 好设计是艰苦的设计
  • 好设计是看似容易的设计
  • 好设计是对称的设计
  • 好设计是模仿大自然的设计
  • 好设计是一种再设计
  • 好设计是能够复制的设计
  • 好设计常常是奇特的设计
  • 好设计是成批出现的
  • 好设计常常是大胆的设计

导读:

  • 1-4章 黑客、Nerd的内心与社会的偏见。
  • 5-7章 互联网时代的财富创造。
  • 8-9章 巧妙、简单的设计。
  • 10-15章 编程语言的设计与选择。

阅读此书时,连脚注都是不能放过的。

“画作永远没有完成的一天,你只是不再画下去了而已”。